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天平课件
紧随编辑的脚步,了解更多关于“天平的课件”的知识。教师会根据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出教案课件,我们需要认真地编写每一份教案课件。对于刚开始的教师来说,编制出良好的教案格外重要。我们将会及时在网站上发布更多信息!
天平的课件 篇1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作者:曹广键)
教学目的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
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读量筒的刻度值.
教具
教师用:投影仪、量筒、量杯.
学生用: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盛有清水的烧杯、细长石块、细线一根、托盘天平、法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书中84页给出了20多种常见的不同状态物质的密度值,它是前人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在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板书课题: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提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2.要测出某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质的哪些量?(结合测定石块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加以说明)
设疑:用什么仪器来测定盐水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呢?
解疑: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指出它们都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
板书:1.量筒和量杯
用途:测液体的体积.
教师利用投影片,介绍量筒和量杯刻度线的区别.量筒的内径粗细均匀,简身上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均匀的.量杯的内径粗细不均匀,且上粗下细,所以,杯身上刻度线越靠近杯口间距越小.
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桌上的量筒进行观察:
(l)量筒上刻度的单位;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说明ml是毫升,1毫升=1厘米3)
(2)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不超过最大刻度),观察水面是凹形的.还是凸形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明确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板书:使用:(1)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读三四个值即可)
板书:形状不规则的
查看更多>>开学前,老师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设计教案课件。创新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精心制作了这份“天平的课件”,希望能给您带来全新的体验。欢迎阅读,希望您会喜欢!
天平的课件【篇1】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作者:曹广键)
教学目的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
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读量筒的刻度值.
教具
教师用:投影仪、量筒、量杯.
学生用: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盛有清水的烧杯、细长石块、细线一根、托盘天平、法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书中84页给出了20多种常见的不同状态物质的密度值,它是前人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在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板书课题: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提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2.要测出某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质的哪些量?(结合测定石块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加以说明)
设疑:用什么仪器来测定盐水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呢?
解疑: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指出它们都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
板书:1.量筒和量杯
用途:测液体的体积.
教师利用投影片,介绍量筒和量杯刻度线的区别.量筒的内径粗细均匀,简身上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均匀的.量杯的内径粗细不均匀,且上粗下细,所以,杯身上刻度线越靠近杯口间距越小.
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桌上的量筒进行观察:
(l)量筒上刻度的单位;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说明ml是毫升,1毫升=1厘米3)
(2)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不超过最大刻度),观察水面是凹形的.还是凸形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明确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板书:使用:(1)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读三四个值即可)
板书: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量
查看更多>>我们需要认真准备教案课件,这是老师上课前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撰写教案课件,才能确保课堂中的关键内容不被遗漏。那么如何撰写一篇出色的教案呢?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天平课件”的相关知识,不妨仔细阅读本文,如有需要可以随时收藏本页。
天平课件【篇1】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出示天平图:
今天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发现一些规律。现在我在天平的左边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正中央,说明什么?
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加上2克砝码,右侧也加上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如果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算式表示你的发现。
二、提出假设,验证规律:
同学们推想一下如果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会怎样?你设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讨论与实验。
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我们利用同学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是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x是多少。同学们试一试,如何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学生汇报求未知数x的方法。
三、巩固训练。书本91页。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天平课件【篇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天平的状态判断哪个物品轻,哪个物品重。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感受物品轻重的过程,知道可以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准备:
天平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西瓜吗?谁能说一说,一个西瓜和一个气球,哪个轻,哪个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做一做
(1)在课前准备一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再让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并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提出蓝灵鼠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天平会有什么现象。
(3)结合上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用天平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
2.用天平比较
(1)可以让学生掂一掂自己准备好的苹果和梨,判断一下哪个轻,哪个重?再分别用天平比较。
把学生带来的苹果和梨放在一起,观
查看更多>>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均数课件",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平均数课件 篇1教学理念
在学习中培养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讲解、自己动手、自己小结的思想,培养他们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创造精神,平均数的综合运用。
预设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能正确求某一种相关数量的平均数。
2、 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知道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择优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作业纸。
教学板块
教与学的预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
2. 小明的爸爸今年暑假准备带全家参加春秋旅行社组织的鹿鸣山风景一日游。安排小明去买票,小明来到旅行社售票处,只见窗口写着:
鹿鸣山风景一日游门票价格:
甲方案:成人每位120元,小孩每位40元。
乙方案:团体5人以上每位80元。
3. 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样买票?
二. 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1. 出示例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方案。
让学生回答问题,引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先尝试发表意见,初步知道选择买票的方法不同和参加旅游的人数有关。
(1) 成人7位,小孩3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
(2) 成人3位,小孩7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
2.首先,你要明白这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团体购票与个人购票)
3.怎样计算甲方案平均每位多少元?
4.如果按甲方案购票,下列各种组队情况平均每人多少元?
请大家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表格一。
5.怎样比较两种方案?
6.什么情况下按甲方案买票省钱?(小孩人数多,成人人数少)
什么情况下按乙方案买票省钱?(成人人数多,小孩人数少)
7.除甲乙两种方案以外,还有什么另外的方案吗?
三. 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完成练习纸作业。
四. 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
2. 根据给出的优惠措施,买票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哪些因素?(总人数及团体的构成)
3.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体会?
小组合作
查看更多>>